谈到“大学”,不得不使我想到大一思修书上卷首的话。“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,是名族的希望,祖国的未来,肩负着人民的重托,历史的责任。大学阶段,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,是世界观,人生观,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。
当初,迈进大学门槛的时候,对于此,我或多或少有些感到不解,可谓“茫然”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学习和生活地渐渐深入,我对大学的概念已渐渐明朗化。
大学,大学,首先在于一个“学”字。可以说,大学是知识的海洋。大学有浩瀚的图书资料和先进的仪器设备,能使我们接触广博的知识,培养必要的专业技能。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,学会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冲浪,是我们在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,是顺利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。所谓“术业有专攻”,我们大学生要以业为本,以学业为主。我们的校训“止于至善”出于《礼记*大学》里的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”。它要求我们“不放弃,不抛弃”,不断探索;不满足于现状,不断追求;不满足于成就,不断超越,以至达到“至善”的境界。所以当我们学到了一点点知识时,千万不要沾沾自喜,我们要沉得住气,虚心向学,因为我们的无知远大于我们的所获。
大学,大学,还在于一个“大”字。其一是要有远大的抱负,其二是要有大师的胸怀。所谓“抱负”,也即自己的目标和追求,这两点加起来便成了我们的抱负,理想。首先,我们要有自己的目标,这叫“有的放矢”。无目标的人迷失方向,越走越迷茫,所以目标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。有专家对当代大学生的评价是这样的:“没有学会生存之前已经想到了怎样生活。”现在,我们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,对我们自己将来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全然不知,却对我们将来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很清楚。大家都想着自己将来过着舒适的上层人的生活,却对将来该干什么不明白,这就是缺失目标性。对于我们的目标,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制定,不能人云亦云。别人干什么自己也干什么是不行的。俗话说:“没有最好的,只有最适合自己的。”有了目标,不付诸行动,还不如没有目标。马云说过:“比起七分的战略三分的执行,我宁愿要三分的战略七分的执行。”这就是追求。我们要始终坚信一点:行动比语言更具说服力。“光说不练假把式”。“千万别当天晚上想得天马行空,头头是道,第二天早上起来还是卖豆腐。”一位老师曾经这样对我们说过。任何一件事,只有自己亲身体验过,经历过,才有发言权,才知道在自己的行动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,这叫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”。在行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《管理学》中的SWOT分析法,找出自己的优势与劣势,分析自己的发展机会与威胁,为我们的追求做好基础建设。所以千万别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。
所谓大师的胸怀。不仅指我们要有宽广的胸襟,海纳百川的胸怀,还要学会大师积极,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。首先,要学会宽容,要学会爱人。记得勤工助学先进表彰会上我们朗诵的《感恩》里的句子,“我爱大自然…我爱祖国…我爱父母…我爱老师…我爱朋友…我爱所有熟悉和陌生的人…我爱所有的敌人乃至逆境…。让我们学会包容一切吧,怀着感恩的心感谢他们吧,正是因为他们为我们构建了丰富多彩,有滋有味的生活。这正是大师“博爱”的胸怀。想想我们身边的同学吧,他们来自五湖四海,有着种种极具个性的风格和性格,当我们彼此相聚在同一个大学的殿堂,共同努力,一起协作,这叫“缘分”。我们要学会珍惜,有了这么多的朋友,我们还会担心我们今后的人生路上的种种不幸与挫折吗?大师的胸怀还包含着一种积极乐观的精神。罗马的建成绝非一日之功。人生之路特别是大学阶段,要学会处理一切棘手之事,一切莫测之事,做到处变不惊。将来面对社会竞争,不至于担惊受怕,学会适应与调整才能拥抱社会。大学的生活与学习中,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荆棘,因为我们来自天南地北,所处的生活环境,生活条件,生活背景迥异,这些东西或许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性格与观念中,要想改变或许不易。但不是因为不易我们就不需要改变。不要做《谁动了我的奶酪?》里的哼哼,而要像唧唧一样,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与周围环境的变化,及时作出调整,去寻找更好更大的“奶酪”。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悄无声息的变化,固守当然不行,与时俱进才是我们的出路,千万别做下一个康熙,乾隆。蜕变是痛苦的,这是新与旧的挑战。正如鹰爪的蜕变,是在“摧残”自己,但鹰最终获得了重生。相比之下,这种蜕变是值得的。自然法则如斯: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。的确。我们大学生要学会随时随势而变。千万别让原先的种种禁锢了我们,千万别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家庭背景不自信,而渐渐将自己封闭起来。昂起头吧!“自尊,自信,自律,自立,自强”字字刻入我心,我们可以改变,只要我们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和精神。
以业为本,拥有远大的抱负,大师的胸怀,大学之道在于此。